永續環境
為落實我們對環境保護的承諾,我們成立了相關小組訂定策略與計畫,承諾建構員工環境意識,並劃分短期、中期、長期目標作為績效指標,以期成為臺灣企業的永續標竿。
永續管理
中華開發金控已於2020年10月通過外部機構(SGS)通過 ISO 14001 (環境管理系統)及ISO 50001 (能源管理系統)之年度追蹤審查作業 ISO 14064-1 (溫室氣體盤查)除9棟大樓、凱證72家分公司、凱基期貨3家分公司、商銀51家分行及中壽8家分公司。自行盤查及查證覆蓋率為99.27%
推動歷程
2008 - 2022
2018簽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倡議(TCFD)
2019新總部大樓取得黃金級候選綠建築證,並完成雨水回收建置
2020獲選世界(DJSI World)與新興市場(DJSI Emerging Markets)指數
2021年新總部大樓取得「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證書」 2021入選道瓊永續指數(DJSI)-世界指數、新興市場指數(MSCI),全球保險業第四
2022年4月完成簽署「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(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,SBTi)」
責任採購
責任採購(綠色採購原則)
識別實際需要原則
需求單位於每次請購前應詳細評估與分析,確認為必要且不過量的採購,以避免浪費。
綠色採購原則
以低汙染、低耗能、可回收且具環保標章認證吃設備或產品為優先,並避免採購一次性物品。
在地採購原則
為減少產品運輸過程產生不必要的耗損與資源消耗,同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,本公司積極向台灣本地企業進行採購。
1 目標
以2019年綠色採購金額($13,111萬)增加3%為目標,已順利達標
2 執行方案
  1. 綠色採購必要項目
    • 契購伺服器及契購PC、NB、螢幕等設備,完全採用能源之星或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。
    • 契購影印紙,完全採用FSC及PEFC等紙類環保標章產品。
    • 租賃影印機及其各色碳粉匣、圓鼓卡匣與契購印表機碳粉匣等,完全採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。
  2. 綠色採購優先項目
    • 租賃公務車輛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、服務類優先選用減碳標籤產品。
    • 裝修工程優先選用綠建材標章及省水標章等產品。
    • 各類設備或電器等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、節能標章或能源之星等產品。
3 成效
  • 本集團2021年綠色採購金額達$18,026萬元,較2019年成長37%,且連續3年獲頒行政院環保署「綠色採購感謝狀」、連續4年獲頒台北市環保局「民間與團體綠色採購計畫」
  • 全民綠生活資訊平台參與響應綠色辦公,2021517日業經環保署審核通過,有效期限至2024517
  • 2021年「天下永續公民獎」相關指標「企業承諾」連續三年評選分數提高
1 目標
持續採用在地供應商比例應達80%以上
2 執行方案
2016年起統計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,並於2017年訂定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應達80%以上
3 成效
訂定供應商永續行為守則、辦理供應商人權盡職調查,2021年當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達98.4%
1 目標

新增供應商篩選

2 執行方案

新增供應商時,除考量其專業素質及實績表現外,將檢核其是否有環境危害記錄或勞動裁罰記錄

3 成效
2021年新增供應商151家,簽署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比率100%,且主要供應商全年均無環保裁罰紀錄,勞動裁罰紀錄約8.9%
1 目標
以2019年綠色採購總額($13,111萬)增加3%為目標
2 執行方案
  1. 綠色採購必要項目
    • 契購伺服器及契購PC、NB、螢幕等設備,完全採用能源之星或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。
    • 契購影印紙,完全採用FSC及PEFC等紙類環保標章產品。
    • 租賃影印機及其各色碳粉匣、圓鼓卡匣與契購印表機碳粉匣等,完全採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。
  2. 綠色採購優先項目
    • 租賃公務車輛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、服務類優先選用減碳標籤產品。
    • 裝修工程優先選用綠建材標章及省水標章等產品。
    • 各類設備或電器等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、節能標章或能源之星等產品。
3 成效
  • 2020年度金控為連續第3年獲頒、中壽為連續第5年獲頒 「臺北市環保局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」
  • 2020年度金控為連續第2年、中壽為首次獲頒「108年行政院環保署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」
  • 本集團2020年綠色採購總額約$18,855萬元,較2019年綠色採購總額提升約43.8%。其中符合環保署認定20個國內外環保標章總額約$8,373萬元
1 目標
持續採用在地供應商比例應達80%以上
2 執行方案
2016年起統計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,並於2017年訂定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應達80%以上
3 成效
2020年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為84.56%
1 目標
擴大綠色採購涵蓋面
2 執行方案
擴大集團公司納入綠色採購範圍,及陸續將供應商營運活動等納入碳排量統計
3 成效
2020年綠色採購涵蓋面從金控及主要子公司(資本、商銀、證券、中壽),擴大到子公司資產管理及資本管理顧問、華開租賃、凱基期貨、凱基投信、凱基投顧等孫公司,並增加影印紙運送、及影印機維修服務等供應商碳排量統計(2020年合計約7.78公噸CO2e)
1 目標
新增供應商篩選
(不含中壽)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新增供應商時,除考量其專業素質及實績表現外,將檢核其是否有環境危害記錄或勞動裁罰記錄
3 成效
2019年新增供應商共60家(不含中壽),100%檢核後環境危害記錄為0,勞動裁罰記錄僅1家(違反勞基法第32條第1項,非屬重大情形)
1 目標
以2018年綠色採購總額($,8,105萬)增加3%為目標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綠色採購優先項目
1. 租賃公務車輛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、服務類優先選用減碳標籤產品
2. 裝修工程優先選用綠建材標章及省水標章等產品
3. 各類設備或電器等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、節能標章或能源之星等產品
3 成效
1. 本集團2019年獲環境保護署頒發107年綠色採購獎及臺北市政府環保局獲頒108年綠色採購獎

2. 本集團2019年綠色採購總額約$13,111萬元,較2018年綠色採購總額提升61.8%。其中符合環保署認定20個國內外環保標章總額約$10,276萬元(約78.4%)

1 目標
持續採用在地供應商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2016年起統計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,並於2017年訂定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應達80%以上
3 成效
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為97.8%(含中壽)
1 目標
新增供應商篩選
(不含中壽)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新增供應商時,除考量其專業素質及實績表現外,將檢核其是否有環境危害記錄或勞動裁罰記錄
3 成效
2019年新增供應商共60家(不含中壽),100%檢核後環境危害記錄為0,勞動裁罰記錄僅1家(違反勞基法第32條第1項,非屬重大情形)
1 目標
以2018年綠色採購總額($,8,105萬)增加3%為目標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綠色採購優先項目
 
1. 租賃公務車輛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產品、服務類優先選用減碳標籤產品
 
2. 裝修工程優先選用綠建材標章及省水標章等產品
 
3. 各類設備或電器等優先選用綠色環保標章、節能標章或能源之星等產品
3 成效
1. 本集團2019年獲環境保護署頒發107年綠色採購獎及臺北市政府環保局獲頒108年綠色採購獎
 
2. 本集團2019年綠色採購總額約$13,111萬元,較2018年綠色採購總額提升61.8%。其中符合環保署認定20個國內外環保標章總額約$10,276萬元(約78.4%)
1 目標
持續採用在地供應商
2 執行方案、措施
2016年起統計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,並於2017年訂定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應達80%以上
3 成效
在地供應商採購金額比例為97.8%(含中壽)
供應商管理

供應商管理

本集團持續強化採購內控作業及外部供應商管理涵蓋面,已制定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施行要點並持續提升供應商管理措施,透過事前篩選、履約管理、實地查核、供應商年度評鑑及年度自評、不定期辦理供應商企業責任宣導及優良供應商年度表揚等措施,依據供應商的專業素質與證照/證書、實績表現、友善環境、供應商人權議題及氣候變遷等條件進行遴選與鑑別,並邀請其簽署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承諾同意遵守勞工權益與人權(包括禁用童工)勞工健康與職業安全衛生、環境保護及誠信經營道德規範等相關規定,以促進經濟、社會與環境生態之平衡及永續發展。

 

依契約要求,進行監督及管理,避免對環境及社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如有違反且對環境、社會及勞動人權等造成顯著影響,且限期要求改善後未改善或改善不完全者,本集團得隨時終止或解除其契約、依約罰款或停權處分,情節重大者並自合格供應商名單中剔除等方式處理2020年受環境及或勞動危害裁罰之供應商均已完成改善,2021年度評鑑之68家供應商均未遭本公司新增裁罰或停權等情形。

 

2021年首次針對主要供應商辦理「供應商勞動人權盡職調查(1-5分,5分代表風險值最高)調查供應商之正式員工、約聘人員及協力廠商於各項風險的高低情形,整體風險值1.06屬極低風險,供應商之人權風險均為極低,調查結果無顯著弱勢族群。

 

新訂供應商永續行為守則,涵蓋勞動人權、環境永續、誠信經營、職業健康等永續議題,已公告於企業官網,並以電子郵件宣達本公司政策及理念。針對279家主要供應商進行「供應商ESG自評(1-5分,最高5)並將人權議題問項優先排序,突顯本公司重視人權議題。

 

截至2021年為止,在地之主要供應商簽署承諾書比例2017~2021年均維持100%,新增供應商均簽署承諾書方面,2018~2021年亦維持100%

 

Next
社會回饋
無論是公益計畫、急難救助、產學合作及人才培養,我們最重視的 核心永恆不變:教育為社會帶來的正向原動力。